中国的一票否决权是怎么来的

新闻速递2025-06-01 03:31:42

中国的一票否决权,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着个“免死金牌”?其实,这权利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有的,得有点“历史底蕴”才行。

话说回来,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可是创始会员国之一,那时候的中华民国代表中国。后来嘛,大家都知道,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开始了在联合国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日子。

一票否决权这事儿,其实最早是给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后来是俄罗斯)和中国准备的。这五个国家在二战后被认为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所以给他们这个特权,让他们能在关键时刻说“不”。中国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继承了这个权利。

中国的一票否决权是怎么来的

有人说,一票否决权就像是在联合国开会的“VIP通行证”,有了它,你就可以在任何决议上说“不”,而且这个“不”字还特别有分量。不过,这权利也不是随便用的,用多了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捣乱分子”。所以,中国在使用这个权利时也是相当谨慎的。

举个例子吧,有时候某个决议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或者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大局,这时候中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投下那张“否决票”。比如在涉及到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或者其他一些敏感议题时,中国的一票否决权就派上了用场。

当然啦, 一票否决权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 比如, 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如果有两个或以上都投了反对票, 那这个决议就彻底没戏了. 所以, 有时候大家还得互相商量着来,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提案被一票否决掉.

TAG: 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