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挤出效应通俗解释

金融百科2022-01-19 15:17:38

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这边占用的资金过多,又会使私人部门可占用资金减少,经济学将这种情况称为财政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向公众(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间支出的减少主要是民间投资的减少,但也有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的减少(f·s·米什金,1998,p544).

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挤出效应通俗解释

挤出效应通俗解释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简单点和你说吧 政府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搞大规模投资 必须要花钱 钱哪来的 要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在资金供给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金需求增加 必然导致资金供应紧张 政府为了筹集到足额的资金 必然会提高利率 才能把国债推销出去获得资金 这个就会导致利率的提高 而企业大多是负债经营的 高利率导致企业投资收益下降 企业就会减少投资 给你个公式 你会比较直观一点 y=c+g+i+ex y是总产值 c是消费 g是政府购买 i是投资 ex是净出口 g政府购买增加 导致投资i减少 这个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是指利用财政政策工具手段引起的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水平或总收入水平的变化.通俗来说,假定我是央行行长,我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来.

流动性陷阱名词解释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银行的存差部分可以变为国债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国债部分可通过政府支出花出去,用于实体经济部门,而在中央行存款的部分则只能滞存于银行系统内.至于企业和居民的现金窖藏,则明显是流动性滞存. 窖藏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当银行存差过大时,银行为减轻存款利息负担,会降低居民和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进一步取消存款利息,甚至对存款收费.在银行不是通过贷款,而是直接通过存款来获益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存款者通过银行来窖藏现金,这与租用银行保险箱类似.这时,银行成了吸收资金的“黑洞”.真正的流动性陷阱就出现了.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 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

流动性简单点说就是手里的闲钱,你可以随时花掉的钱,放到社会上就是没被各种项目,投资锁定的钱,你可以用他来干任何事,一旦这种钱上了规模,就如同洪水一样,.

挤出效应定义

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一、政府通.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2007-02-01 20:43:24选出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

1.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

我所用的是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来回答你的问题: 边际一般是指成本边际.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既定的资本价格即利息率为R厂商的成本支出为C则成本方程为C=WL+RK.所以K=-(W/R)*L+C/R 此即为等边际成本线.详情在书中的140页

TAG: 效应   名词解释   通俗